这样的小学校长,爱了爱了!
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,由团市委、市委网信办、市文明办、市青联联合主办的2020寻找“珠海好青年”主题活动受到广泛关注,共推选出7个类别30名“珠海好青年”、22名“珠海好青年(提名)”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感受“珠海好青年·崇德守信好青年”廖新星的别样青春故事。
受新冠疫情影响,全国中小学生渡过了一个漫长的“假期”,直至5月中旬才陆续重回校园;鲜为人知的是,早在1月末,看似平静的校园就有一群人在守候,为随时可能开始的“复课”做准备。
廖新星作为珠海市平沙实验小学副校长,1月26号就开始开启了上班模式,每天统筹安排管理工作;复课后,身兼二年级4班语文老师的廖新星,每周要上十节课,每天要及时批改完当天的课堂作业。
现如今,1981年出生的廖新星已经在平沙实验小学工作18年。
“留在最需要的地方,贡献青春力量。” 18年来,廖新星坚守这份承诺,扎根农村教育,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,学习教育艺术,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每一个学生;学习教学艺术,努力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;学习文艺创作,陶冶情操,提升审美能力……
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主动调整教学策略
2002年7月,廖新星从珠海教育学院毕业,人生第一次踏上平沙这片热土,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师之一。
初为人师,廖新星担任四年级3班班主任、语文老师兼品德老师。她以校为家,白天教学,晚上钻研教学、批改作业,利用下班时间对任教的每一个学生都进行了家访,在家访中得知大部分学生都是分场职工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,生活条件艰苦,家长们为了生计无暇关顾孩子的学习,加上家长们文化程度偏低,孩子的教育几乎靠学校靠老师。
于是,廖新星调整教学策略,每天第一节语文课,总是拿出10分钟时间先带领学生复习,再检查学生复习情况;正式开新课后,把课堂还给学生,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,采取小组成员互助的方式,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融入课堂,喜欢学习,不掉队。
“当时学校的条件不大好,宿舍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,买回来一件白衬衣,洗过几次后就变成了‘黄衬衣’。” 廖新星坦言,刚到平沙的几年,自己也打过“退堂鼓”,是看到珠海西区无数教师扎根农村教育,在最艰苦的地方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,她深深地被感动着,最终有了坚持下来的动力。
廖新星介绍,当地有很多老教师数十年坚守三尺讲台,默默耕耘不求回报;即使退休后,听到学校缺代课老师,也是一句话不说就回到工作岗位上。再加上开明父母的鼓励,廖新星坚定了信心,“留在最需要的地方,贡献青春力量。”
一晃18年过去,廖新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,自己也成长为广东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、珠海市名班主任、副校长,并且有了自己温馨的家庭。然而,不管多忙,廖新星都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生命线,和学生在一起的每一天,让她感到充实、快乐。
锻炼艺术特长 引领学生全面发展
“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” 廖新星深知:时代在进步,教育在发展,凭经验靠老本是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。尤其是青年教师,一定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,才能为莘莘学子夯实成长的基石。
可以说,廖新星工作经历就是一部学习史。“学习教育艺术,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每一个学生;学习教学艺术,努力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;学习管理艺术,为珠海农村教育尽绵薄之力;学习文艺创作,陶冶情操,提升审美能力。”
从廖新星踏上三尺讲台那天起,她总是刻苦研读教学专著,钻研教材与课标,结合学情,制定出教学计划,精心备课,巧设各种情景、竞赛、游戏于课堂教学中,培养学生自主、合作、探究、创新能力,使教学过程轻松而高效。
教学之外,廖新星坚持学习文艺创作。从小学习书法的她,多年来坚持练习,书法作品曾荣获珠海市大学生硬笔书法比赛一等奖,港区教职工书法比赛二、三等奖,部分作品曾在珠海市图书馆展出;利用休产假的时间,她报名参加了高级摄影班的培训,取得了国家高级摄影师的证书;经常向教育界名家学习朗诵,辅导学生代表学校参加港区经典诵读比赛,屡获区一、二等奖……
“不断学习文艺创作,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,为学生们树立全面发展的榜样。另一方面,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,提升教学效果。” 廖新星介绍,现在的家长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特长,在课本之外能回答学生们“多样”的提问,会加强师生之间信任感;不时在课堂上“露一手”,也能让学习变得不那么枯燥。
点击阅读原文进入
南方+APP“珠海好青年·筑梦大湾区”专栏
来源:南方+ | 记者:董谦君
大家都在看